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TEETH:

※ 美白效果的維持時間
牙齒美白效果一般可以持續兩到三年左右。 美白後平均每三、 四個月會降一個色階,因此有效期限約為二年,可使用居家美白組及美白牙膏、漱口水來延長美白效果。 但仍是與個人的一些習慣有關,易造成牙齒染色的嗜好應該避免 。
※ 牙齒美白後的保養方法  
(1) 盡量少接觸色素沈積較嚴重的食物或飲料; 如抽菸、喝茶、咖啡、可樂 。
(2) 用吸管喝咖啡、茶、可樂,不要用嘴直接喝。
(3) 喝了有顏色的飲料後,要馬上用清水漱口。
(4) 每天都要用正確方法刷牙。
※ 牙齒美白有無副作用?
有些患者會有一至二天的短暫性牙齒敏感,但這種敏感極少發生超過二天以上,一般而言做個簡單的去敏感處理即可;少數病人的其他副作用則是因操作不當而造成軟組織刺激,此可因醫師的技術,並與醫師配合而減少發生。

TEETH:牙齒美白知多少? / 邱威智 醫師

牙齒美白知多少? / 邱威智 醫師
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衣食足而知榮辱,大家對於外觀的要求日益提升。隨著西風東漸,大家認為白晰的皮膚是美麗的表現,不僅如此對於牙齒的顏色也日漸重視,就如同一句廣告詞所說的:不止皮膚變白了,連牙齒也美白了。所以坊間有各式各樣的產品出現,有在診所治療的-照冷光的、照雷射的、在家使用的、甚至也有不看醫師自己DIY的。各式各樣的商品往往令人感到困惑,再加上網路上各種理論,有錯有對,更是令人迷惘,所以我們特別提出正確的看法,希望能讓大家有正確的認識。
牙齒變色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外因性及內因性。
1.外因性:牙齒牙釉質表面的染色,常因於患者食用含高色素的食物或飲料,如茶或咖啡,易造成牙齒表面變褐或黑。另外吸煙或嚼食檳榔者常會造成齒頸部,尤其是舌側面的深褐色染色。
2.內因性:為齒質本身顏色的改變。
(1)氟化物過量引起: 1916年首先發表臨床氟中毒現象。從胎兒期懷孕3 個月到8 歲期間,若過度暴露在含氟環境中,例如飲用水含氟量大於1∼2 ppm 時,長期飲用後會使得牙釉質形成細胞代謝作用不正常,導致牙齒表現出礦物化不良且多孔性的牙釉質底層,這種產生牙釉質發育不良的現象,稱為斑釉質(mottled enamel),因而造成牙齒中度到嚴重不等程度的染色。這一因素所造成的牙齒染色,依據外觀可分成以下4 種:可疑變色-牙釉質上出現白斑,輕度變色-牙齒表面出現較大面積的白色晦暗區,中度變色-牙齒表面出現凹陷或褐色染色,嚴重變化-牙齒表面出現腐蝕外觀。
(2)抗生素造成(特別是牙齒形成時) 1950年發現四環黴素會造成牙齒黃、褐或灰色的變色。染色及色澤變化的程度,決定於四環黴素的使用時間長短及當時牙齒形成的情形。孕婦或2 歲前幼兒服用了四 環黴素,會造成乳牙變色。2 歲到8 歲兒童服用,則會造成恆牙永久性變色。依據變色的程度,可區分成四級:第一級是齒色輕微變黃或褐色,未成帶狀分布,第二級同上只是顏色則較深,,第三級與第四級除顏色較一、二級加深外,牙齒表面會出現帶狀染色現象。(3)系統性疾病造成 胎兒時有嚴重黃疸的小孩,血液中過多的紅血球受到破壞,導致其代謝產物膽紅素無法適時的排出,而在乳牙的牙本質有淺藍青色或褐色的血鐵質沉著。
(4)局部因素造成 齲齒本身及複合樹脂或銀粉等填補材料亦會因為時間長久或牙釉質過薄等而導致牙齒變色。
(5)生理因素造成 由於飲食習慣造成牙齒表面色素沈積,若加上年齡增長,牙齒表面的微小裂隙相對增加,使色素滲入更深層的牙本質結構,造成深度變色或是年紀的增加,因為牙釉質磨損變薄減少了透明層,加上色澤較深具保護機轉的修復性牙本質產生,因而使的牙齒顏色加深。
(6)牙髓病變引起的變色 牙齒受傷後,壞死紅血球釋出鐵與硫化物形成硫化鐵、蛋白質變性產物、或者因殘餘牙髓組織未移除乾淨、根管內特殊藥物及充填材料等因素造成牙齒淺灰至深褐的變色。
治療方面必須考量導致牙齒變色的真正原因,才能作有效的處置,治療方法可區分下列幾種方式:超音波洗牙、牙齒表面打磨拋光、以化學藥劑漂白、及贗復物的製作等……。 
一、超音波洗牙:
主要針對因口腔衛生不佳、牙菌斑堆積及飲食習慣等而導致牙齒染色。利用超音波去除牙齒表面的附著物,來達成牙齒美白的效果。
二、牙齒表面打磨拋光:
應用於初期蛀牙或發育性染色斑點,使用磨亮膏或打磨鑚針來完成表面磨光的工作,再塗氟處置以保護牙齒表面。
三、化學藥劑美白:
主要用於無法經由以上兩項無法達成美白效果的牙齒。化學藥劑是利用過氧化氫、過硼酸鈉、碳醯胺過氧化物等,藉由氧化作用把沈積在牙齒表面上的有機色素分解來改善牙齒的色澤。

以化學藥劑來漂白牙齒的方式通常可區分為非活性與活性牙齒的漂白:
1.非活性牙齒的漂白---針對根管治療完成的牙齒
治療方式是在變色牙齒的牙髓腔內放置30%過氧化氫混入過硼酸鈉(sodium perborate)糊劑,一周後回診再置換過硼酸鈉糊劑,重複2∼3次的療程後,一般都能達到牙齒顏色變白
2.活性牙齒的漂白---(1)於診所內治療方式: 利用橡皮障或牙齦保護劑等方式下,把30∼50% 的過氧化氫藥劑均勻塗布在牙齒唇側面,再以不同光源照射進行漂白。常用的光源包括鹵素光、雷射、電漿光或發光二極體等,目前甚為流行的冷光漂白,就是以發光二極體為光源,由於這類光源不會額外產生熱能,故稱為冷光。無論合併何種光源進行漂白,主要目的莫過於縮短治療的時間,提高漂白效率。
(2)在醫師指導下居家使用藥物方式: 首先需套取齒模,製成個人專屬牙托,然後遵從牙醫師指示把漂白藥劑置於牙托內自行在家中配戴,每天配戴8 小時,來達到漂白牙齒的作用。此方法提高了治療的方便性及安全性,因而成為最被廣為使用的漂白牙齒的方式。四、贗復物的製作(鑲面或陶瓷牙冠):
使用了上述治療的方式仍然無法將變色的牙齒美白,或者因為牙齒表面畸形、牙齒嚴重酸蝕及失敗的補綴物等而無法達成美觀的要求時,修磨牙齒來製作贗復物以恢復美觀,此方式對齒質及牙髓的傷害是不可避免的結果,製作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都要謹慎的處理,才能符合生物、美觀及機械的要求;因此,贗復物的製作是治療計畫中最後的選擇。*化學藥劑美白安全上的考量 化學藥劑美白使用的碳醯胺過氧化物作用後,會分解為過氧化氫及尿素。以10% 碳醯胺過氧化物為例,反應解離後的過氧化氫約占3.6∼3.7%,與雙氧水相當。過氧化氫會分解成為水和氧,尿素則轉化為二氧化碳與氨,此四重產物可以很容易的經由人體的生理作用排出體外。
另外研究證實,pH值介於5.3~7.2之間的碳醯胺過氧化物,不會對牙齒造成酸蝕的作用。牙釉質不會因為碳醯胺過氧化物的漂白作用而有軟化的現象產生。另外碳醯胺過氧化物分解產生的尿素,可以使唾液中的pH值上升,維持至少2小時在中性以上的酸鹼值。因此不當的過度使用才會造成牙齒表面粗糙。至於患者牙齒敏感且酸軟的感覺,主要來自於藥劑的滲透壓與牙髓本身的壓力不同、牙本質厚度、齒質是否缺損及補綴物的裂隙等的影響。在漂白治療前,如果能先處置將齒質缺損及補綴物的裂隙,則敏感酸軟的症狀會在短時間之內獲得改善。
對牙齦造成刺激的因素,包括牙托密合度不佳、牙托邊緣粗糙或過長、以及漂白藥劑的化學性刺激等。當出現上述症狀時,只要縮短漂白時間、暫時中斷漂白療程、或重新製作密合度較佳的牙托便可改善。
並非所有變色的牙齒都可以以漂白達成美觀需求。一般而言,牙釉質表面染色、牙齒深層輕度或中度染色、與年齡增長而產生的變色或輕度氟斑造成的黃棕染色、以及第一、二級四環黴素染色,效果最佳。至於具有全身性系統疾病者、孕婦或哺乳者、牙齒齲蛀過大者、牙齦萎縮或牙根暴露而易敏感者、三級以上四環黴素染色或屬藍灰色系染色者,則較難以漂白達成美觀需求。

Monday, January 29, 2007

保養品,不是「擦了」就有效!

更新日期:2007-01-01 記者:陳珮潔
曉若從小就很愛美,高中時開始拿零用錢買保養品,工作後,更將每個月大半的薪水,買各式各樣的保養品。通常她下班回家後,會先使用卸妝油去除彩妝,接著清潔、去角質、敷臉、擦上各種保養品,至少花2小時,歷經10餘個步驟,才算保養完成。這天,她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到浴室,看著洗臉檯上三種不同品牌的卸妝產品,後面還有一堆保養程序要做,突然想:「每天這樣保養,對還是不對?要求皮膚每天吃下這麼多的營養,它吸收得了嗎?如果不這樣做,會不會前功盡棄,皮膚的狀況也一落千丈?」
化妝水、隔離霜 都不是必要的保養產品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品齊解釋,皮膚十分有智慧,白天會產生防護機制,如果這時擦精華液等滋養產品,它不會吸收,只會浪費。最有效的做法是,白天做好防護工作,晚上塗抹適合肌膚的保養品,讓肌膚整夜都能吸收到所需的營養。至於是否要透過繁雜的步驟,才能澈底清潔、保養?中國醫藥大學藥用化妝品系助理教授尤善臻指出,不是廠商推出的各種保養品,消費者都要照單全收。以女性普遍使用的化妝水為例,最早使用化妝水的是歐美女性,因歐美地區氣候乾燥,當地女性肌膚缺水情況嚴重,然而,台灣氣候比較潮濕,如果想靠化妝水保濕,成效可能不如預期。有些號稱能美白的化妝水或清潔類產品,美白功效都不如乳液、精華液或面霜,因此,化妝水、隔離霜等,都不是必要的保養或防護產品。像曉若這樣保養程序複雜又費時的女性不在少數,如此只是降低肌膚的自我防禦能力,建議同一層肌膚擦3種保養品即可,最好不要超過5種,否則肌膚一旦過敏,很難找出是哪一環節出了問題。
冷藏保養品 不一定保鮮
目前市面上的保養品,不但區分不同膚質、白天或夜間,不同季節也要使用不同的產品。尤善臻認為,保養品的使用不一定要依季節變更,應視皮膚的狀況來做調整。像夏天如果擦滋養的產品,皮膚覺得不適,且產生青春痘或粉刺,就該換清爽一點的產品。有些女性進入夏季,會把冬季沒用完的保養品放入冰箱,等待冬天再讓它們重見光明,其實,保養品的保存只要放在陰涼處即可。尤善臻說明,冰箱雖然溫度低,細菌生長速度較慢,但因濕度高,再度打開使用時,細菌便會急速生長。若現在使用的是冷藏過的保養品,最好利用調棒挖取,避免手直接接觸,用完後也要盡速放回冰箱。保養品水分愈高,愈易變質。當保養品出現混濁、油水分離,或產生油味、異味時,就不要使用。有些人會將「疑似變質」的臉部保養品,改擦在身體上,她表示,變質保養品也可能傷及肌膚,不要怕浪費就拿皮膚當試驗品。

睡美人 睡出自然美
讓皮膚減緩老化速度,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好好睡覺」。因為每天晚上10點至凌晨2點間,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刻,如果好好入眠,可促進肌膚膠原蛋白與角蛋白的生成。此外,這時細胞新陳代謝最為活躍、體溫也高,抹上優質保養品入眠,對肌膚來說,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皮膚細胞在夜間的更新速度會比白天稍快,皮膚毛孔在睡眠時也會較白天擴張,以代謝出乳酸、半固化油脂等老廢物質,所以早上起床後,一定要把臉洗乾淨。
瓦解角質層 吸收力加倍
如果想讓肌膚吸收力更好,一定要記得去角質,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講師,同時是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博士班候選人的吳珮瑄表示,許多女性認為肌膚28天更新一次,1個月只要去一次角質,其實,肌膚每天都在代謝,如果累積過厚的角質層,就無法吸收保養品的養分。不過,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宜嫻也提醒,每個人角質代謝速率不同,尤其角質層是一種保護肌膚的屏障,天然保濕因子就存於角質層,如果去完角質,肌膚感到緊繃、乾澀,甚至有脫皮現象,表示過度去角質,建議下回要間隔久一點,且選擇分子較細緻的去角質產品。肌膚美麗,人就顯得年輕有活力,因此,不論是保養品界或皮膚科醫學界,針對「抗老化」這個課題,仍不斷地努力研發更好、更有效的成分。對消費者而言,想聰明分辨花俏、以假亂真的宣傳或事實,唯有真正瞭解肌膚老化的原理,清楚個人肌膚狀況,才能找到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膚質不同,怎麼保養更加分?
更新日期:2007-01-01 記者:陳珮潔
調查發現,近93%的上班族女性有使用保養品的習慣,多數女性願意將1/4的月薪,花在「青春不老」的地方,這也造就出化妝品600億元的市場商機,然而,你可曾想過,每天塗抹這麼多保養品,肌膚不一定照單全收,反而可能降低自我防禦力!
1. 乾性肌膚
如果屬於乾性肌膚,最重要的是維持皮膚細胞間質的健康,而皮膚細胞間質的組成成分不僅是水而已,還有甘油、卵磷脂、玻尿酸等。因此,乾性肌膚的保養,除了保濕、鎖水外,還得著重「滋潤」,考慮使用保濕用品,如:含有果酸或A酸的滋潤產品、面霜或潤膚油。此外,避免過度清潔與泡澡。
2. 油性肌膚
油性肌膚要注意油脂的分泌平衡,可利用水楊酸的特性,防範因油脂引起的青春痘。對油性肌膚而言,「保濕」相當重要,而適度的油脂補充也不可忽視。建議使用控油、產油、含水楊酸的產品,及保濕和清爽型乳液。
3. 中性肌膚
最令人羨慕的肌膚就是中性肌膚,不油、不乾,白裡透紅,皮膚細緻光滑。不過,中性肌膚十分難以維護,保養非常重要。如果皮膚的狀況良好,最重要的是保濕和滋潤,再依照個人需求,增加美白或使用加速皮膚新陳代謝的A酸產品。
4. 敏感性膚質
最令人頭痛的就是「敏感性膚質」,其皮膚生理機能較為薄弱、皮脂膜形成不良,所以皮膚保水力不佳、容易乾燥。且皮膚保護能力差,遇到一些像陽光、溫度、溼度等環境變化的外界刺激,或保養品、化妝品中成分的化學性刺激,就易引起皮膚紅腫、緊繃、搔癢、刺痛、脫屑等現象,在皮膚科的診斷上不屬於任何皮膚疾病。適合這種敏感性肌膚的保養品,成分愈簡單愈好,以「無色、無味、無過度添加」為選購的重點。建議選用溫和單純的保濕乳液,或磷脂質類的保濕精華液,加強保濕,增加皮膚的防護力。
皮膚科醫師翁雯柔教你讓臉變年輕的祕訣
更新日期:2007-01-01 記者:吳宜亭

民國55年次,已40歲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翁雯柔,臉上無斑、無皺紋,身材保養得宜,有人猜她30歲不到,她是怎麼做到的?翁雯柔表示,讓臉變年輕的祕訣就是「保濕」和「防晒」,這兩個動作沒有商量餘地,一定要持之以恆,「老化最怕『漸漸』」,因為偷懶1、2個星期,可能要花更多時間彌補。」她以自己的保養步驟說明:1. 每天早上,一定用冷水洗臉。小撇步:熱水會帶走皮膚的油脂,且洗臉皂的介面活性劑會破壞表皮,所以得在1分鐘內用冷水洗完臉。2. 洗完臉,不擦化妝水,直接擦左旋維他命C的精華液。皮膚吸收約需5分鐘,這時利用時間穿衣服,待臉上的精華液變乾,再擦防晒乳液,出門前再補一次防晒乳液。小撇步:防晒乳液必須每平方公分擦2mg才有效,多數人一次只能擦0.7mg,所以出門前,建議擦兩遍防晒乳液。翁雯柔習慣不化妝,她強調,化妝不會傷害皮膚,但卸妝一定要正確、澈底。每晚睡覺前,她會擦保濕性強、含有類表皮油脂的保濕性乳液,再擦抗皺的A酸衍生物,讓肌膚充分修復。

抗氧化劑,5招聰明吃

更新日期:2007-01-01 記者:李文
抗氧化劑人人愛,但並非人人都可隨心所欲攝取。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說明,不同的抗氧化劑可相互幫助,構成抗氧化網絡,在人體內形成綿密而堅強的防禦網,所以,應當優先從新鮮食物中獲得,營養補充品只是在飲食不足時,作為輔助。以下列出5大遵守原則:
1.「複方」產品比「單方」好
食物中的抗氧化成分,是以多種成分同時存在的方式被攝取,若需要補充,建議優先選擇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的「複方產品」。
2.補充β胡蘿蔔素,而非維生素A
過量的維生素A會產生毒素,嚴重時會引起噁心、骨頭酸痛、倦怠、嗜睡、視力模糊、肝脾腫脹、掉髮等副作用,且孕婦服用過量維生素A,可能導致胎兒畸型。人體會自行將β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要補充的是β胡蘿蔔素,而非維生素A。
3.宜用餐時或用餐後服用
抗氧化劑用餐時服用勝過空腹時,也更容易消化吸收。維生素E的吸收需要脂肪協助,最佳服用時機是每餐飯後。至於維生素C,應一天少量多次服用,非一次大量服用,否則易在身體尚未充分吸收前,就被排出,白忙一場。
4.服用最低劑量
人體對抗氧化營養素有固定需求量,無論是維生素C、E 或β胡蘿蔔素,攝取過量都有副作用,保險起見,以最低劑量來服用比較安全。要注意的是,隨體質不同,服用的最低劑量也有差異,最好先詢問營養師,瞭解自己該攝取的量。例如:當維生素E劑量超過1000毫克時,可能會因抗凝血作用,導致出血,影響免疫力及性功能,因此,成人攝取上限為每天800毫克(mg)以內。若每天攝取4000mg以上的維生素C,可能導致腹瀉,增加腎結石風險,腎結石患者勿過量服用,以免病情惡化。有酗酒習慣或每天抽菸超過一包者,應避免單獨大量服用β胡蘿蔔素,否則有害健康。
5.注意單位劑量
適量很重要,過與不及都要避免,服用前務必看清楚錠劑的單位劑量。例如:維生素C一般以毫克(mg)為單位販售,但高劑量的特殊產品則以公克(g)計算(1000mg=1g)。 至於維生素E有多種化學形式,不同形式的生理活性不同,因此劑量格式大不同,食物中維生素E的總效力以α-TE表示,加工製成錠劑的維生素 E普遍以IU計算。換算方式為:1 IU = 0.67mgα-TE。β胡蘿蔔素的換算法與維生素E不同, 1 IU β胡蘿蔔素 =0.0006mgβ胡蘿蔔素,而10 IU的β胡蘿蔔素=1RE微克。

元氣食物,讓你全天不斷電

更新日期:2007-01-04 記者:梁嫣純
該怎麼吃,才能緊急充電又不發胖?
許多忙碌的現代人,頭腦清醒的速度,總是趕不上匆忙的腳步,早上在公車上失神搖頭撞窗戶,下午又對著桌子猛點頭……。這時除了靠意志力撐下去,吃對食物也可以幫助你。
在對的時間吃對食物
「食物可以改變頭腦,」專研遺傳因子、蛋白質構造及藥物設計的日本生命科學作家生田哲博士,在《大腦元氣飲食》(天下出版)書中指出,我們的頭腦時而清楚、時而遲鈍,心情有時輕鬆、有時消沉,跟我們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如何進食大有關係。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黃士懿認為,要管理好一整天的能量,三餐的飲食內容是關鍵。
早餐別只吃麵包
早餐吃得好,就像汽車上路前加滿油一樣,不必擔心半路上能源耗盡。「早餐吃對了很重要,」想要一整天的精神都保持在最佳狀態,黃士懿建議,「早餐不要只吃兩片麵包就打發,」一定還要搭配品質好的蛋白質類食物,例如牛奶、蛋類、起司、肉類等,「澱粉和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最好是1:1。」黃士懿舉例早餐以兩片麵包為主食,夾上火腿、起司、1~2顆蛋、幾片黃瓜或番茄,配上1杯牛奶或果汁,就是能提供一天精力的「元氣早餐」。擔心吃太多會變胖嗎?黃士懿表示,早餐吃的食物有一整天的時間消化代謝,不必擔心吃太多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此外,不論哪一餐,儘量選擇不會讓血糖急遽上升的「低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食品」,例如雜糧麵包、五穀饅頭、胚芽米等,才不會造成血糖值的不穩定。而且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是精力的來源。「食用精製白土司和白米飯會比冰淇淋讓血糖值上升的速度還要快,」生田哲博士表示,高度精製的澱粉沒有纖維等雜質保護,被腸酵素分解的速度極快。吃進「高升糖指數食品」後血糖值會急速升高時,人體將釋放大量的胰島素,讓血糖值急速下降,而低血糖會讓人產生疲倦感。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為了提升血糖值,又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造成血糖值又飆高,於是胰島素又再大量釋放……血糖值因此高高低低,情緒也因為腎上中餐澱粉少為妙
「下午第一堂課的昏睡效應」,不是老師教得不夠精彩,也不能全怪學生不夠用功……其實,可能是食物惹的禍。早餐和中餐的時間很近,如果早餐吃的好,中餐自然不必吃太多。但是早上匆匆忙忙來不及吃早餐,硬撐到中午打算大吃一頓的大有人在,不僅對身體不好,也對頭腦清醒不利。有間咖哩專賣店的門口張貼著:「中餐吃咖哩,下午開會精神好」的主張。黃士懿教授分析,咖哩的辛香料確實能夠短暫地達到提振精神的效果,但是燴飯型式的中餐熱量太高,一盤的米飯加上馬鈴薯都是澱粉,是造成血糖上升、讓人昏昏欲睡的危險食物。「中餐以不讓血糖飆高為原則,」澱粉類的食物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到兩碗飯或兩團麵),多吃些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有助於分解早餐所剩的醣類及胺基酸(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產生能量,黃士懿指出。生田哲博士分享自己恢復鬥志的經驗,每當累到說不出話的時候,他常常吃豬肝炒韭菜、醋漬大蒜(用醋醃製的大蒜)、炒洋蔥等料理來提神。相傳在好久以前,洋蔥和大蒜是用來分配給在炎熱沙漠中建造金字塔的勞動者,使他們得以禁得起繁重勞役的「戰鬥食物」。在金字塔內部還有記錄大蒜耗費費用的象形文字。因為這些食物中的硫化丙烯(Allyl Sulfides),可以幫助身體吸收維生素B1,幫助將能量注入疲勞的頭腦與身體。但為了口氣清香,吃完別忘了刷牙。如果不怕辣的話,「想要一舉讓頭腦恢復清醒,最棒的就是吃辣椒了,」生田哲形容,「一種莫名的快感,連人好像也變得熱情起來。」生田哲表示,辣椒能夠讓交感神經興奮,促使代謝活潑化。感覺到辛辣的腦部,會釋放出「覺醒物質」正腎上腺素,達到提神醒腦的作用。同時也會釋放出「腦內麻藥」 -腦內啡,讓心情變好。可是,每個人對辣的忍受度不同,必須量力而為。而且經常大量食用,會變得習慣刺激,效果就會減弱,要懂得拿捏。
腺素而起伏不定。
晚餐愈簡單愈好
擔心身材變形,晚餐千萬不要吃太多,因為一天的活動已經接近尾聲,吃進去的食物不像早餐一樣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黃士懿教授建議晚餐時高蛋白食物(例如肉類)的份量要少一點,否則精神太亢奮,睡不好會影響隔天的戰鬥力。澱粉類的食物可以吃,但不宜多,以免發胖。想要釋放壓力,生田哲博士建議多吃富含礦物質鈣和鎂的食物,對於興奮的神經具有安撫鎮靜的效果。含鈣食物有乳製品、大豆、綠花椰菜、昆布、海帶等;含鎂食物有胚芽米、葵花籽、毛豆、高麗菜等。黃士懿歸納三餐的飲食原則,「早餐量多質要好,中餐儘量簡單,晚餐要更簡單,」他自己就是靠飲食掌握一天能量的實踐者。

8種錯誤保濕 小心變成「乾燥花」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謝曉雲
以為這樣保養能「水噹噹」,沒想到保養品愈擦愈「乾枯枯」,你是不是也犯了這8種錯誤?
勤奮洗臉,清潔產品忘了換季
告別高溫夏天,不再油光滿面,如果你還如同夏天般用強力清潔產品洗臉,會讓臉愈洗愈乾,更且引起敏感症狀,如泛紅、脫皮、發癢。應該這樣做:.收起皂類(或含皂鹼)及含果酸、水楊酸等成分的洗臉用品,也避免使用磨砂洗面乳,改換成分單純、溫和的保濕洗面乳,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講師吳珮瑄提醒。.一天洗臉不宜超過兩次,即使油性肌膚洗臉次數也要減少。.洗臉的水溫更不能高(大約微涼的溫度),熱水會破壞皮膚的皮脂膜,降低表皮保水能力,而且刺激臉部微血管擴張,讓人乾癢不舒服。.洗臉時動作要輕柔,切忌拿海綿、刷子拚命搓洗,太賣力洗臉反倒傷害肌膚。
每星期去角質
冬天的肌膚易顯得暗淡無光,雖然去角質可以幫皮膚恢復健康,重拾光采,但去角質太頻繁,例如每週做一次以上,或同時使用好幾種的去角質產品,像是用了磨砂膏,又敷清潔面膜,然後再擦含果酸的化妝水,會讓角質層變得愈來愈薄,失去儲水及抵抗外界環境傷害的能力,嚴重時,臉會出現乾燥、泛紅、脫皮以示抗議。應該這樣做:.寒冬做事少一點勁,保養不如也趁機偷懶一點,例如把去角質的間隔時間拉長一點,反而對皮膚是好事。即使油性皮膚,大約1~2星期去一次角質即可,而本來皮膚就偏乾的人,甚至可拉長時間到一個月做一次,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何美瑾建議。.謹慎選擇去角質的方式,磨砂類的產品先收起來不用,換成比較溫和、刺激性小的酵素類產品(如水果酵素),或是敷泥土類(如海泥、高嶺土)的清潔面膜。.如果皮膚有傷口,暫停去角質,而粉刺、痘痘爬滿臉的人,絕不要使用磨砂膏,以免刺激痘痘惡化
只擦化妝水保濕
有些人希望臉上總是乾淨清爽,討厭油膩感,因此不敢碰任何含油的保養品,洗完臉後只擦保濕化妝水,以為這樣皮膚就會水嫩透亮,卻不曉得這種保養方法非但不能吸飽水,反而更乾荒。原因是由外添加在皮膚表面的水分(如擦化妝水),如果沒有後續的鎖水產品,如乳液、乳霜幫忙覆蓋住,很快就會因蒸散作用而流失,尤其外界環境很乾燥時,蒸散作用更快,甚至還一併帶走臉部皮膚原有的水分,因而讓肌膚更乾燥。應該這樣做:.大多數皮膚科醫生認為,擦化妝水不是保養的必要步驟,只需洗完臉稍微拭乾水分,在臉部還濕潤時,趕快擦上保濕產品,並再上一層乳液或乳霜(依個人膚質而定),就能補充及鎖住水分。.如果你還是堅持要擦化妝水,冬天宜選擇不含酒精的產品(比較不具刺激性),且擦完後,趁臉上仍有水分時,趕緊塗上乳液來留住水分,而不要擦了化妝水後去做別的事,後來想到才又補擦乳液,這樣也達不到保濕效果。
頻繁噴礦泉噴霧補水
搭飛機或到比較乾燥的地區旅行,甚至平日保養,有人喜歡隨身帶一瓶礦泉噴霧,覺得臉乾時,就拿出來噴一噴,補充水分,舒緩不適感。可是,隨時往臉上噴礦泉水,反而可能吸乾皮膚原有的水分。「不是光噴水就能保濕,」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品齊澄清觀念,雖然保濕礦泉水含有微量的礦物離子,可以幫助鎮靜冬天容易敏感的皮膚,並補充水分,但道理和化妝水相同,其中不含能鎖水的保濕成分,無法達到良好的保濕效果。而且,如果噴的次數太頻繁,又沒有再擦乳液鎖住水分,會讓皮膚陷入乾、濕、乾、濕的惡性循環,反而容易造成皮膚缺水,邱品齊說。應該這樣做:和擦化妝水一樣,噴完之後要趕快擦上乳液或乳霜,保濕效果能維持久一點,就不需要經常一直噴水、補水。
天天敷面膜
台灣人瘋面膜的程度,世界無敵,業者估計一年可以敷掉上億片。但看在皮膚科醫生及保養專家眼裡,面膜並非創造水嫩皮膚的萬靈丹,也不是每天必要的保養程序。「天天敷面膜,未必有成正比的效果,」專門研究保養品,並出書分析評比產品的邱品齊說,面膜屬於加強保濕的產品,其實不需要天天使用。況且,如果面膜裡含有酒精、香料、果酸、水楊酸等成分,敷得太頻繁會刺激臉部肌膚,或是過度去除角質,令臉部變脆弱。應該這樣做:.選擇沒有酒精、香料、酸性刺激,成分單純的保濕面膜,一星期敷1~2次加強保養,或有特殊緊急需求時使用,例如發現臉部脫皮,卻又要參加重要場合。.敷面膜的時間也不能太長,約15~20分鐘即可,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乾掉了才拿下來,如此水分已經蒸散,根本達不到保濕作用,吳珮瑄提醒。而面膜拿下後,要記得趕快擦上乳液或乳霜鎖住水分,保濕工作才算大功告成。
迷信某種保濕成分
每隔一段時間,保養品市場就會冒出一些火紅的保養成分,被廠商大炒特炒,例如前幾年的膠原蛋白,及這一兩年被稱為保濕聖品的玻尿酸。彷彿只需擦上它,就能給你一張水亮臉龐。不過,這些成分真的神奇萬能嗎?看在專家眼裡,沒有一種成分是完美的,使用時必須考慮兩件事:一是本身膚質適不適合,二是如何使用,及需要搭配其他什麼成分,才能真正做好保濕。以目前最熱門的玻尿酸為例,它的分子量很大,主要作用是在皮膚表面幫助吸水,但並不具有保水能力,因此需要和鎖水保濕劑(荷荷芭油、嬰兒油、凡士林等)一起使用,才能真正「滴水不漏」。如果只單擦玻尿酸(如使用市面上販售的原液)或其他單純吸水的保濕劑,沒有即時鎖水,玻尿酸還可能把皮膚原有的水分一起抓到表面來,如果環境很乾燥,這些水分就會快速蒸散,使皮膚反而更乾,邱品齊說。應該這樣做:.先了解各種保養成分的特性和作用(見左表),並搭配「吸水」和「鎖水」的一起使用。.選擇保濕產品時,花些時間看成分標示,裡面有效成分多元的,例如一瓶同時含「吸水」和「鎖水」保濕劑,相對比較好,吳珮瑄建議。
性、痘痘族不用保濕
「痘花臉」或油光滿面的人,他們常嫉油如仇,拒乳液一類含油的保養品於千里之外,而且認為保濕是乾性皮膚該做的事,他們本身「產油」自給自足,何需再補水加油?但事實上,「皮膚的出油量和角質層的含水量是否充足,沒有絕對的關係,」邱品齊說,油性皮膚的人不一定就不缺水,有些人雖然油冒得多,但皮膚仍不時有乾粗、脫皮的現象,屬於「外油內乾」的膚質,還是需要使用適當的保濕產品。應該這樣做:.觀察皮膚狀況,適時調整所用的保濕產品。.全臉都油,就使用較清爽的保濕凝膠。.若只是局部容易出油,像T字部位,而兩頰偏乾燥的人,可考膚分區使用清爽保濕凝膠(T字部位),及含油的乳液或乳霜(兩頰或其他乾燥處)來保濕,何美瑾醫師建議。.痘痘族也不是完全不能碰乳液,有時候在治療青春痘時,會造成皮膚變乾燥及脫皮,就可視情況使用乳液加強保濕,邱品齊醫師補充說。
疏忽防曬
冬天的太陽和煦,或經常陰天不見陽光,使有些人鬆懈警覺心,自動跳過擦防曬產品這個保養步驟。然而陰天不代表沒有紫外線的威脅,而且忽略防曬會讓皮膚本身的保水能力變差,因此,冬天持續防曬也是保濕的重要一環。應該這樣做:.天氣冷,大家全身包得緊緊的,但仍有不少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臉、頸部、手背等,出門前應確實擦上防曬產品。一般內勤的上班族,皮膚科醫生建議,使用防曬係數SPF15~30、P++的防曬產品即可。.中午吃飯之前,先補擦好防曬乳再出門,確實為皮膚做好防護。

Monday, January 01, 2007

快速減肥瘦得好? 小心肥胖紋悄悄爬上腰間、腹部

更新日期:2006/12/24 18:05 記者: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在一片追求瘦便是美的聲浪中,許多人快速瘦身後,一條條如蛇皮般的肥胖紋,卻悄悄爬上腰間。皮膚科醫師說,追求快速減肥,雖然體重可能急速下降,卻可能因此在腰間與大腿留下蛇皮般難看的肥胖紋,經由雷射手術則可以達到去除功效。
利菁的小蠻腰,小S的水蛇腰…女星不斷追求瘦便是美的風潮,深植於現代人心中,但皮膚科醫師提醒,追求激烈手段的快速減肥,就有可能在腹部、腰間留下肥胖紋的蹤跡。
皮膚科醫師盧靜怡表示,肥胖紋與妊娠紋成因類似,皆為皮膚結締組織無法跟上皮下脂肪堆積的速度,導致膠原蛋白纖維與彈性纖維經不起擴張而斷裂,進而形成數條不規則紅色或白色宛若蛇皮狀擴張性條紋。
肥胖紋產生的主要成因主要發生於體重增減快速的族群,尤其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飲酒習慣,或長期服用類固醇的患者,均為高危險群,多好發於四肢、肩膀、頸部、手臂、腹部、臀部、大腿鼠蹊處等部位。
盧靜怡指出,飛梭奈米雷射具有可有效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效果,能改善疤痕及皺紋,不過,由於肥胖紋、妊娠紋、成長紋屬於較難處理的擴張性深層皺紋,若要達到最佳除紋效果,必須進行4至6次的雷射手術,已撕烈的皮下纖維才能填平8成左右。術後有3至7天的微紅期,這段期間必須做好保濕及防曬的照護。
至於傳統除肥胖紋常見的有擦拭緊膚除紋霜,及進行腹部拉皮手術,不過前者成效不大,後者則可能有留疤的風險。不過,盧靜怡也提醒有麻醉、藥物過敏或心臟疾病患者不宜做雷射手術消除肥胖紋。